400-999-1629

新闻中心 News

救灾单帐篷框架安装方法

日期: 2025-05-13
浏览次数: 0

在抗震救灾、洪涝灾害等紧急场景中,单帐篷框架的安装效率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安置速度。这类专用帐篷框架需在10分钟内完成单人或团队搭建,同时满足抗风、抗震、耐候等多重标准。下面以符合 GB/T 33272-2016 的铝合金框架帐篷为例,详细拆解从场地规划到验收加固的全流程操作,附关键节点操作要点与应急处理方案。

救灾单帐篷

一、安装前的“黄金 5 分钟”准备

1. 场地快速评估

地形选择:优先选取地势平坦、远离危墙 / 树木的硬质地表(如水泥地、压实土路),避开河滩、斜坡等易发生二次灾害区域。若仅有松软沙地,需预先铺设5mm 厚钢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尺寸≥帐篷投影面积 1.2 倍)。

空间规划:帐篷间距≥2m,预留消防通道与医疗救援动线,帐篷入口朝向需避开主风向(可通过旗帜飘动方向快速判断)。

2. 装备清点与预处理

框架组件分类:

主框架:立柱(通常 4 根,标注 “L”)、横梁(2 根,标注 “B”)、斜撑杆(2 根,标注 “X”);

配件:快速连接卡扣(8 个)、防风绳(4 根)、地钉(8 枚,含 4 枚备用)、便携工具包(内附橡胶锤、扳手)。

预组装处理:

将横梁与立柱的插接端口预先涂抹硅基润滑剂(减少摩擦阻力);

对防风绳进行 “双 8 字结” 预打结处理,缩短现场操作时间。

二、标准化安装四步法(以 4㎡帐篷为例)

1. 框架展开与定位(1-2 分钟)

地面放样:使用荧光喷漆在地面标记帐篷四角定位点(边长 2m 正方形),四角点间距误差≤5cm。若夜间作业,可通过红外激光投线仪(射程 20m,精度 ±1mm)快速完成定位。

组件摆放:将立柱垂直立于定位点旁,横梁平放于对应边侧,斜撑杆置于对角线方向,形成 “十字形” 物料布局,确保伸手可及。

2. 快速插接与立架(2-4 分钟)

单人操作技巧:① 取一根立柱(L1),将其下端对准地面定位点,一手扶持立柱,另一手将横梁(B1)一端插入立柱顶部插接孔,听到 “咔嗒” 声表明卡扣锁定(插入深度需达接口长度的 80%);② 以同样方法连接另一根立柱(L2)与横梁(B1),形成 “门型” 半框架;③ 倾斜半框架至 45° 角,利用杠杆原理将立柱 L1、L2 底部同时落入定位点,顺势推起框架至垂直状态,快速插入后侧横梁(B2)完成主体架构。

团队协作要点(3 人组):1 人负责传递组件,2 人分别从两侧同步插接立柱与横梁,1 分钟内可完成主体框架搭建,较单人操作效率提升 50%。

3. 斜撑加固与抗风处理(3-6 分钟)

“三角稳定法”:将斜撑杆(X1)一端连接立柱中部(离地 1m 处),另一端连接横梁中点,使用快装螺栓(带弹簧垫圈)固定,形成首 个三角形支撑结构;以同样方法安装对角斜撑杆(X2),使框架整体抗侧移刚度提升 60%。

防风绳部署:每根立柱外侧部署 1 根防风绳,绳体与地面呈 45° 角,地钉采用 “T” 型打入法 :将地钉垂直砸入地面至剩余 5cm 露头,然后向风绳牵引方向倾斜 45° 敲击,使地钉与土体形成互锁,抗拔力可提升至标准值的 1.3 倍。

4. 快速验收与应急修补(1-2 分钟)

结构检查:双手推压框架顶部,晃动幅度≤3cm 为合格;目视检查插接处缝隙,若>2mm 需重新插拔卡扣(可通过橡胶锤轻敲辅助到位)。

临时加固:若发现框架轻微变形,可利用现场物料(如救援绳索、沙袋)进行二次加固:将绳索绕框架底部一周并收紧,沙袋堆叠于立柱根部(每柱≥2 袋,单袋重量≥15kg)。

三、特殊场景下的安装应急方案

1. 余震频发区域

采用 “动态固定法”:在框架与地面连接处铺设橡胶缓冲垫 (厚度 3cm),地钉不完全固定(保留 1cm 活动量),通过柔性连接减少地震冲击力。

每 15 分钟进行一次框架稳定性复检,重点检查插接卡扣是否因震动松脱(可通过粘贴荧光标记观察位移)。

2. 强风环境(≥7 级)

启用 “十字交叉加固”:在帐篷顶部对角线方向增设两根防风绳,与底部防风绳形成十字交叉,风绳总根数增加至 8 根;地钉采用 “品” 字形双钉布局(每根风绳对应 2 枚地钉,间距 30cm)。

若风速持续增大,可临时拆除篷布(保留框架),减少迎风面积,待风力减弱后重新覆盖。

3. 夜间无照明作业

使用头戴式强光手电(亮度≥1000 流明,照射距离 50m)配合荧光标记:在框架插接孔、卡扣位置粘贴荧光贴纸,地钉落点处放置反光锥(间隔≤1m)。

采用 “触觉优先” 操作:通过手指触摸确认插接深度,利用扳手敲击声判断螺栓拧紧程度(清脆声为未紧,闷声为已紧)。

救灾单帐篷框架的安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其核心在于标准化操作流程的肌肉记忆与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应变能力。救援人员需通过定期的沙盘推演与实地演练(建议每月开展一次模拟救灾场景训练),将安装步骤转化为条件反射式动作,同时熟悉各类应急方案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现场状况。

相关内容
在抗震救灾、洪涝灾害等紧...
2025-05-13
在应急救灾体系中,36 ...
2025-05-12
折叠式框架帐篷以刚性支撑...
2025-05-09
在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红...
2025-05-08
担架式折叠床因便携、实用...
2025-05-07
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复兴大道318号
电话:400-999-1629 
传真:028-83626796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市鑫宏威野营装备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400-999-1629

邮箱:xhwyyzb@163.com